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Crosspoint 交點】精選.臺北『市集、社區、巷弄』行動記實

今年,交點以城市中最初人與人互動的根本,提出三大主題「市集、社區、巷弄」三個面向,從市集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從社區談地方之凝聚力、從巷弄談人們從生活所培育出來的文化形態,而形成的地方文化特色,希望串連城市與人民之間的情感連結,喚醒城市中老舊的記憶,再次觸動人民對城市的關注及行動。

「社區,我們的家」
為使當地居民對地方有共同的文化鍊結及歸屬感,開始能彼此互相認識、互相扶持,願意為此社區付出與關懷,經由兩位講者的分享與參與者的對談,將共同營造社區環境,活化地方特色的想法,讓現場來參與的市民體驗「社區」精神。


邀請的講者分別為拾樂文化創辦人-邱翊,分享在大稻程從出生到現在的故事,引導出我們對於自己生活的社區,思考有哪些事情是可以被發掘,進而去認識與認同,可以為社區做些什麼,以及擁有十年的社區規劃經驗的萬華社區規劃師-陳德君,對萬華建築、都市規劃及應用聊若指掌,試圖連結在地民眾,重現昔日風情,因此將本身的經驗,分享自己做社區規劃的方法,列出目標、對象、工具、機制,開始一步步著手,且居民的意見與現實之間,共同的利益都需兼顧,面對都市更新的議題下,透過社區規劃將需求與願景,與實質空間進行整合,讓更新更有價值。
拾樂文化創辦人-邱翊,於換桌分享時間與參與者對談情形
萬華社區規劃師-陳德君,於換桌分享時間與參與者對談情形
「市集,你我的交集」
這場活動是藉由市集裡買賣與交易的行為模式,一同來探討回歸最初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享與交流生活不可或缺的地方,因反觀現代,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生活講求快速便利,使人與人的互動不再如此單純。而在臺北,近幾年來誕生的小農市集、社企市集、二手市集…等,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慢慢延伸,創造了友善的環境,使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產生交點,感受城市的溫暖。

透過邀請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分享他對人、社會、世界的見解,執行農學市集的經歷,道出臺灣農民面臨的困境,辦理248農學市集,便是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透過市集方式把好的『作物』帶給民眾,讓溫暖再次感動你我,提出創業是為了做自己的主人,農學市集是想像的改變。另也邀請WEEKEND FEVER週末狂潮創辦人-張心,分享辦理週末狂潮想傳達的理念,在執行的過程,秉持一個想法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品牌叫做自己」,希望來逛市集的人可以找到自信,一起做好的事情,因為週末狂潮終極目標是「回饋社會」,並發現市集與人之間似乎有股很強的聯結,它將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價值觀,不是只有單一的詮釋,也帶給參與市集者不同面向的全新觀念。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的分享情形
WEEKEND FEVER週末狂潮創辦人-張心的分享情形
「巷弄,文化的搖籃」

如何端看一座城市的美?大多數人以建築、交通、科技等外顯特色來評斷它的美,卻忽略了。其實文化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個性,這些文化都實際親身探索後,將開啟你對城市巷弄不一樣的看法。

邀請的兩位講者分別為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理-Cynthia,分享經營青田六七、野草居食屋這兩間老房子的經歷,尋找出老房子的故事,運用經營餐廳的方式,讓民眾除了認識房子原本的主人,也能從中追思過去的生活,瞭解臺灣近代史,提出維護老房子「究竟是要仰賴政府補助?還是能自給自足?」的問題,讓人省思。另外,透過舉辦巷弄導覽,帶領民眾走訪臺北市內的街區,深入瞭解地方故事,進而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
第二位則是『?什麼』的主人-小玩子,分享經營老房子-『?什麼』的想法,『?什麼』是間茶館,歡迎路過民眾進來坐坐,分享你的故事,他認為這是巷弄間才有的獨特文化,期待『?什麼』能打造一個開放交流的空間,試圖讓新舊世代平行對談,而對於老房子,他覺得都有保留價值,先依照老屋受損程度評估修補方案,在思考它能夠改造成什麼用途,另外,分享曾辦理「城市的聲音。那份人情味」的過程,邀請33位臨時的一日店長,將『?什麼』變化成33種不同時空,透過每個店長和居民,和遊客,和朋友的微妙互動,讓身處這個空間的每個人,都可以重新體會昔日濃厚人情味的深刻內涵 ,找回臺灣人原本在內的價值:「公道,厚道,人情味和分享」。

『?什麼』的主人-小玩子的分享情形

 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理-Cynthia和參與者討論情形
創意行動臉書專頁
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