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Crosspoint 交點】精選.臺北『市集、社區、巷弄』行動記實

今年,交點以城市中最初人與人互動的根本,提出三大主題「市集、社區、巷弄」三個面向,從市集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從社區談地方之凝聚力、從巷弄談人們從生活所培育出來的文化形態,而形成的地方文化特色,希望串連城市與人民之間的情感連結,喚醒城市中老舊的記憶,再次觸動人民對城市的關注及行動。

「社區,我們的家」
為使當地居民對地方有共同的文化鍊結及歸屬感,開始能彼此互相認識、互相扶持,願意為此社區付出與關懷,經由兩位講者的分享與參與者的對談,將共同營造社區環境,活化地方特色的想法,讓現場來參與的市民體驗「社區」精神。


邀請的講者分別為拾樂文化創辦人-邱翊,分享在大稻程從出生到現在的故事,引導出我們對於自己生活的社區,思考有哪些事情是可以被發掘,進而去認識與認同,可以為社區做些什麼,以及擁有十年的社區規劃經驗的萬華社區規劃師-陳德君,對萬華建築、都市規劃及應用聊若指掌,試圖連結在地民眾,重現昔日風情,因此將本身的經驗,分享自己做社區規劃的方法,列出目標、對象、工具、機制,開始一步步著手,且居民的意見與現實之間,共同的利益都需兼顧,面對都市更新的議題下,透過社區規劃將需求與願景,與實質空間進行整合,讓更新更有價值。
拾樂文化創辦人-邱翊,於換桌分享時間與參與者對談情形
萬華社區規劃師-陳德君,於換桌分享時間與參與者對談情形
「市集,你我的交集」
這場活動是藉由市集裡買賣與交易的行為模式,一同來探討回歸最初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分享與交流生活不可或缺的地方,因反觀現代,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生活講求快速便利,使人與人的互動不再如此單純。而在臺北,近幾年來誕生的小農市集、社企市集、二手市集…等,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慢慢延伸,創造了友善的環境,使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產生交點,感受城市的溫暖。

透過邀請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分享他對人、社會、世界的見解,執行農學市集的經歷,道出臺灣農民面臨的困境,辦理248農學市集,便是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透過市集方式把好的『作物』帶給民眾,讓溫暖再次感動你我,提出創業是為了做自己的主人,農學市集是想像的改變。另也邀請WEEKEND FEVER週末狂潮創辦人-張心,分享辦理週末狂潮想傳達的理念,在執行的過程,秉持一個想法是「每個人都是一個品牌叫做自己」,希望來逛市集的人可以找到自信,一起做好的事情,因為週末狂潮終極目標是「回饋社會」,並發現市集與人之間似乎有股很強的聯結,它將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價值觀,不是只有單一的詮釋,也帶給參與市集者不同面向的全新觀念。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楊儒門的分享情形
WEEKEND FEVER週末狂潮創辦人-張心的分享情形
「巷弄,文化的搖籃」

如何端看一座城市的美?大多數人以建築、交通、科技等外顯特色來評斷它的美,卻忽略了。其實文化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個性,這些文化都實際親身探索後,將開啟你對城市巷弄不一樣的看法。

邀請的兩位講者分別為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理-Cynthia,分享經營青田六七、野草居食屋這兩間老房子的經歷,尋找出老房子的故事,運用經營餐廳的方式,讓民眾除了認識房子原本的主人,也能從中追思過去的生活,瞭解臺灣近代史,提出維護老房子「究竟是要仰賴政府補助?還是能自給自足?」的問題,讓人省思。另外,透過舉辦巷弄導覽,帶領民眾走訪臺北市內的街區,深入瞭解地方故事,進而認識自己生活的城市。
第二位則是『?什麼』的主人-小玩子,分享經營老房子-『?什麼』的想法,『?什麼』是間茶館,歡迎路過民眾進來坐坐,分享你的故事,他認為這是巷弄間才有的獨特文化,期待『?什麼』能打造一個開放交流的空間,試圖讓新舊世代平行對談,而對於老房子,他覺得都有保留價值,先依照老屋受損程度評估修補方案,在思考它能夠改造成什麼用途,另外,分享曾辦理「城市的聲音。那份人情味」的過程,邀請33位臨時的一日店長,將『?什麼』變化成33種不同時空,透過每個店長和居民,和遊客,和朋友的微妙互動,讓身處這個空間的每個人,都可以重新體會昔日濃厚人情味的深刻內涵 ,找回臺灣人原本在內的價值:「公道,厚道,人情味和分享」。

『?什麼』的主人-小玩子的分享情形

 黃金種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經理-Cynthia和參與者討論情形
創意行動臉書專頁
交點

【野步社區工作室】蟲返城市 重返自然-內湖城市綠地生態改造行動 行動記實


當我們在談都市再生,通常都是老舊建築的更新、閒置空間的活化,在追求得以滿足人類自身需求的城市新樂園,較未能反思歷來社會與文化對立於自然的發展,未能翻轉既有的自然觀,那麼在生態系危機的世紀裡,我們雖然更新了片斷的都市街區,卻無法重建城市與自然的關係。

本次計畫透過野步社區工作室運用本身的特長,與內湖社區大學及樂康里辦公處一同合作,策劃了「打造東湖蝴蝶新樂園」的城市生態工作坊6場系列創意行動,邀請蝴蝶來擔任引領我們重返自然的生態系領航員,帶領市民展開再生城市與自然的新想像,在地區社會中激發人與自然的反思與行動。

於內湖區內溝里進行自然觀察行動
人與城市要重返自然的第一步便是重新了解疏離已久的生態系,蝴蝶向來是人們最為喜愛的美形昆蟲,我們便從牠的生命需求為始,導入蝴蝶生態入門與內湖地區常見蝶種與原生植物。
「蝴蝶的生命世界」的講座,陳信甫老師帶領大家開始走進蝴蝶世界

瞭解生態系與蝴蝶生態基本知識後,第二步開始實際觀察與體驗,本次系列行動選擇內湖區裏仍然存留片斷自然的內溝里,與中山區的劍南蝶園進行自然觀察。透過蝴蝶的觀察與解說,以及細心發現沿線觀察野生的原生植物種類與地景形態,迥然不同於一般都市公園,透過蝴蝶的指引,我們能了解,不是蝴蝶不適合城市的喧囂,而是我們的城市綠美化與相關生態城市的想像脫離了地域生態系的脈絡。
在劍南蝶園進行蝴蝶幼蟲的蟲巢觀察

有了自然觀察的經驗後,接著檢視本次系列行動要施作的東湖樂活公園,透過世界地圖的互動方式,帶領參與者發現總計公園內30種植物之中,只有11種是原生種;原生植物之中,卻只有5種是蝴蝶食草植物。因此,接下來的「打造東湖蝴蝶新樂園」,承蒙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圓山公園管理所的贊同與協助,具體在東湖樂活公園上進行局部的生態改造。透過市民一同參與種植,種植與蝶有關的植物,打造兼具美觀與生態的「蝶緣小徑」,果真隔幾天,蝴蝶就來公園作客。

一一查詢東湖樂活公園裡的植物種類與原產地,探索植物與動物們的關係

經由檢視東湖樂活公園,發現不少的外來種,放到世界地圖上,有如環遊世界一般

為打造具美觀與生態的「蝶緣小徑」,參與的市民同心協力的栽種與蝶有關的植物

透過本次系列的在地游擊行動,開始引動市民的生態意識與生態美學,當我們在城市再生中,不要忽略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自然環境,如以內湖區為例,看似綠色滿佈的空照圖並不能讓人安心,不論是公園、校園、閒置空地、山區道路、健行步道與山林都充滿危機,因而都是我們可以展開游擊行動的場域,例如大樓社區生態改造、校園生態改造、閒置空地生態改造等,期待這些行動未來能在各地區展開。
以內湖區為例,建議未來可展開的生態改造行動(圖片來源:陳信甫老師提供)


創意行動臉書專頁

【途中‧台北國際青年旅舍】『寄旅北投。創意生現』行動記實

旅行x在地
青年旅舍向有提供予旅人以才藝或勞力來換取免費住宿的換宿計畫,然而普遍是旅僅於旅舍中打工換宿,並在工作之餘至當地旅行。途中‧台北國際青年旅舍轉向思考:「旅人們各個身懷絕技,我們能怎麼做,讓他們將自身才藝貢獻於當地,並且讓他們與當地有更緊密的結合與認識呢?」


今年途中青旅將「旅行」與「在地」建立起連結的想法,透過新的換宿計畫,讓旅人到北投在地場域貢獻所長,使旅行更在地,也讓在地注入旅人的活力創意。
途中青旅透過『寄旅北投。創意生現』計畫,與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圖書館、千禧湯及普羅旺斯麵包坊合作,依各場域需求,招攬具不同專長的6位志工分別至四個場域服務。

左上:北投溫泉博物館,左下:千禧湯,右上:北投圖書館,右下:普羅旺斯麵包坊

換宿志工x北投圖書館
北投圖書館為知名綠建築,亦是CNN票選中全球最美27圖書館之。北投圖書館的志工於服務期間,在協助館務、徜徉於鳥語花香的書海之餘,他們同時亦努力思考著自己能為北投圖書館留下什麼,讓到館讀者、遊客能更進一步地認識北投圖書館。兩位志工服務結束後,用心地製作小雜誌,介紹圖書館不為人知的巧思設計及角落,使每年遊客上萬的北投圖書館更能被發掘它深刻的美。
左:北投圖書館外觀  右:北投圖書館其中一位志工,製作的小雜誌

換宿志工x北投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博物館館方希望能招覽具設計才能的志工,協助他們開發溫博館館慶文創商品,亦希冀它能成為北投代表性紀念品,吸引來北投遊玩的旅客購買回去當紀念;其品項共有溫泉提袋、扇子與浴巾等三種,兩位來溫博館服務的志工,經過北投實際生活體驗兩週後,開發出具北投女巫、北投特有產業-機車快遞伯、北投溪、月琴、北投精神象徵溫博館等等意象融為一體之設計圖,不但十分童趣,亦別有意義。
溫博志工經由實際體驗北投生活,把屬於北投的特色,設計出北投扇上的圖案

換宿志工x千禧湯
千禧湯為北投在地知名露天溫泉,是平價又優質的好泉,各國旅客均會到訪。然而隨著千禧湯的年份漸增,工作人員的年歲也隨之增長,外語能力欠佳的工作人員與外國旅客常有溝通屏障。當會外語的志工來千禧湯服務後,不但解決了溝通問題,還為他們注入年輕的活力。此外,千禧湯志工於計畫結束後,製作了一個千禧湯模型置於途中青旅,讓旅人在未到訪千禧湯前,能先了解千禧湯的內部結構-介紹千禧湯六個泉池與不同泉池的溫度分佈。

千禧湯內泡湯一景,除了遊客,許多在地居民都會來此泡湯

千禧湯志工製作的千禧湯模型

換宿志工x普羅旺斯麵包坊
普羅旺斯是家堅持使用北投在地健康食材的用心麵包坊,且已於當地耕耘十年,但普羅旺斯缺少行銷方面的人員,因此媒合一位行銷志工,協助他們記錄店內的種種、麵包製作、健康的在地食材的來處等,還將普羅旺斯老闆娘上山去採訪小農,在麵包製作坊裡錄製師傅將當季蔬菜打成汁、加入麵包產品等畫面,並製作成推廣小影片。因為普羅旺斯下午即會變身為街坊鄰居喜愛到訪的小聚會場,行銷志工也多了許多與北投當地居民深度接觸之機會,另一種方式去認識北投。
普羅旺斯的行銷志工介紹具有北投特色的桶柑酥,是由北投特色物-硫磺磚所發想
志工與普羅旺斯老闆娘一同上山採訪北投小農

深度旅遊x在地發展
透過「寄旅北投」換宿計畫,途中青旅從全國各地募召有才青年來北投深度體驗、貢獻所學,其中更有來自澳洲的電影系畢業生一同記錄此計畫,使北投這個宛
若臺北城裡鄉下的老社區,不但有青年的創意參與、活化地方,更由這些來自各地的青年與在地人交流,產生不一樣的文化衝擊與交互影響,且經由志工分享會,也讓前來聆聽的民眾對北投有了新的認識,引述普羅旺斯行銷志工說:「我一直以為北投只是個溫泉鄉。真正來到這裡生活兩個禮拜,每天與當地人相處後,我才發現北投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也深深地被他們感動及影響,我一定要當北投觀光大使,以後若帶朋友來臺北玩,絕對要到北投來,把好棒的地方都介紹給他們知道!」
每位志工都像是美麗的種子,透過這個計畫播種,種下的是他們為北投帶來的改變,以及散播北投美好面向的未來,也影響他們開始對自己的故鄉想認識的動力,這種以人為本的執行計畫,使得都市裡的老社區更加活化。
北投溫泉博物館志工、北投圖書館志工、千禧湯志工的分享情形
換宿志工成果發表會於結束後,與現場參與者的紀念合照


創意行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