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繆思林文化】親近臺北老城區淡水河中僅存的浮洲仔(綠洲地) 行動記實



     居住在臺北盆地裡的您,不論是先來還是後到,也不論是新北市或是臺北市民,如有機會一定要到中興橋下的那一大片、近14萬平方公尺的『浮洲仔』(河川浮覆地)去走一趟,在那裏可以遠離都市塵囂,享受片刻的田園之樂,近日就有一群都市現代人,開始關心與走進了這座雙北市的桃花源島。而臺北市政府都更處的『2014 URS Partner計畫』,就是讓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的夥伴們,能有如此自由的彈性與空間,探索臺北人未來可能的都市樣貌與城市生活。

中興橋下的浮洲仔

於浮洲仔從事農耕的菜農

這梯次的系列活動由一場探討浮洲仔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可能願景的小小型座談分享會開始,會中除了由繆思林文化創意的高傳棋老師主持外,還邀請百年來唯一以此作為碩士論文的詹育芳小姐,與大家一同分享浮洲仔的種種時空故事與近年的土地利用,也特別邀請珍宇設計的樓琦庭老師、都市里人的蕭松年先生、經典工程的劉柏宏老師等一起與談。更難得的是,大家也可以藉由萬華區史館裡所典藏的數十張古地圖,按圖索驥去窺見此塊浮洲仔的過往今來。

左:詹育芳小姐,中:經典工程的劉柏宏老師,右:都市里人的蕭松年先生

 今年的八月特別熱,但是仍然有一群關心萬華與浮洲仔的夥伴們,頂著炙熱的日頭,在高傳棋老師與詹育芳小姐的解說下,細細體驗了這裡的文化地景。沿途萬華的龍山寺、佛具街(西園路)、艋舺義倉舊址、華西街、臺北第一街(貴陽街)、青山宮、朝北醫院、老明玉香舖、萬華區史館、舊巷弄(如:雅江街、隆昌街)、台大北護分院等地的傳說與故事,彷彿如電影畫面般再度上演;到中午時分,每人只能拿著主辦單位所發給的一枚50元銅板採購午餐與飲料,以體驗當地庶民小吃,並稍作休息。

高傳棋老師向大家介紹龍山寺與佛具街

位於臺北第一街-貴陽街旁的青山宮

而下午,則從中興橋的興建緣由開始,逐漸步入浮洲仔,並相互討論著這裡的土地權屬與使用現況、淡水河中昔日的抽沙作業、橋墩下的街友、昔日划船舟、近代放煙火、兩三代菜農家族傳承、政府相關法令與規定…等議題,無疑的讓參與的夥伴更瞭解了土地的故事,也開始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高傳棋老師以美軍拍攝的黑白航空照,向大家介紹浮洲仔過去的種種

中興橋上俯瞰浮洲仔之景色,靠近左邊的是浮洲仔內的主要通路

由詹育芳小姐帶領與解說,讓大家一步步了解浮洲仔

不僅如此,主辦單位又發給每人三枚10元銅板,要大家各憑本事,用這些錢去跟浮洲仔的菜農或菜販購買自己想要的蔬果,區區的30元當然是藉此要跟當地的菜農有所互動,所以要感謝免費奉送或是便宜俗俗賣給大家的各式蔬果與絲瓜水的在地菜農,包括:陳大哥、鍾老闆、黃大哥夫婦與粘女士等人。


體驗傳統的抽水機,在地菜農都用此來灌溉農田

捕捉農田特有景色

與在地菜農熱絡的互動下,得到新鮮在地食材,也得到對浮洲仔進一步的認識


        這此活動除了感謝大家的參與外,還要感謝沿途跟拍與照片分享的李家維、周志勳兩位深耕萬華在地攝影家,還有黃禮村先生的協助以及提供自家屋頂所栽種的香草作物;當然,也要感謝中研院GIS中心廖泫銘先生所提供的這兩張1945年美軍拍攝的黑白航空照片與1970年淡水河地區水文地形圖,作為此次與日後研究之用。

左:1945年美軍拍攝的黑白航空照片 右:1970年淡水河地區水文地形圖

---------------------------
創意行動網站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26735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