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好火伴見面會 議題一:共創開放都市與台北願景
【講者簡介】
講者1呂家華/ 阿嬸議民主
一開始為青年審議的主持人出身,也陸續參與、協助學術研究團隊執行政府審議民主多個研究計劃,以及協助民間團體進行內部工作坊或是相關程序論述。與政府單位互動的審議民主相關欄目,目前包括:台北市政府公民參與委員會公民參政組召集人 、台南市《飛雁新村》公民參與專案規劃者等。同時協助港台民間團體在審議式公民參與或審議式社會運動的培訓與推展。
講者2連振佑/ 中原大學景觀系
建築系畢業後一頭栽入「社區」相關工作,熱衷於將「環境」與「人」(及其生活)同時拉在一起處理與看待。自2009年與專業團隊共同投入推動結合NGO、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設計「暫時性綠地」,打造「羅斯福路綠生活軸線」,開啟「社群協力營造社區」、「空間資源分享」的多樣想像與實踐。
--
【呂家華–倡議公共性之前,準備好成為一位公民了嗎】
今天想透過在非台北市內,實作的案例來分享共創與開放的主題。在現場想必已經有參與在這樣的活動之中或者有意願提案的人,我會放大這些經驗中的特點,好讓今天簡短的分享時間中能有所斬獲,這些案例都在開放資源平台hackpad可以進一步了解內容與過程。
01嘉義|公民審議與公民參與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許多具有社造生命力的都不會在頗具資源的地方發生。
不陌生的是傳統社區營造補助機制,是讓很多社區提案再由評審決定誰可以取到補助。在非都市的社造大多是年長者參與,過程中的其他參與者就只是為提案執行行政作業,這樣的機制下演變成搶補助、搶資源的例行公事。因此,在2015年嘉義的金牌社區營造專案改變遊戲規則,機制調整為【自己的遊戲規則自己訂】透過每個團體的討論與發想,用【跨】的概念實行補助案執行。將社區的競爭關係改變,在所有共同議題之下,需要的資源互相交換、補足、合作。
過程中嘉義政府單位的承辦也與提案單位共同討論行政作業的問題,共同面對,與評審委員、社區團隊實踐參與式民主精神。
金牌社區計畫粉絲專頁
https://goo.gl/Mt5Jra
嘉義縣政府金牌社區計畫補助專區
http://goo.gl/2vWHVF
報導:金牌社區有看頭 「暴走阿嬤」推銷
http://goo.gl/hVm7nd
02好食機|溝通與認同來自於資訊的對等
創辦人謝昇佑是藉由好食機建立新的社會連帶關係,從根本上改變台灣的農食關係,建構【飲食正義的社會】。因為現有產銷模式的侷限;辛苦耕作的生產者無法獲得相當報酬,消費者也必須負擔購相當高的價格支持有機農產品,因此「友善(環境)生產」、「消費者農食教育」、「公平交易平台建構」是實踐的重要環節。而最關鍵部分在過程資訊的完全透明,讓農友、通路商、消費者、菜市長一起討論定價,每個角色都可以共同配合平台作業,整合不同規模的小農,創造新的社會連帶關係。
好食機粉絲頁
https://goo.gl/ddVzFm
好食機網頁
http://goo.gl/VJkYim
報導:好食機夫妻檔,正視食物才有食安
http://goo.gl/7qYx0A
03台南市老屋保存討論|公民參與的參與式設計
台南市自去年登革熱疫情嚴重,公部門以防疫為由欲清查空屋、空地髒亂點進行拆除,其中不乏幾間有歷史故事的老屋。緣由文化資產保存精神與對決策執行過程的檢討,將整合社區、社大進行12個星期的培力與街道會議。目的在由下而上,由有草根意識的組織推演在社區治理的著力點,與民政局、文化局、區公所共同討論,以此重新思考傳統補助政策的邏輯。
台灣當前的參與式預算概況:反省與前瞻
https://goo.gl/GoHEuC
報導:台南飛雁新村都更案惹議 遠雄:申請拆房目的在防疫
http://goo.gl/m9grVs
台南防治登革熱 這回拆了170年紅磚古牆
http://goo.gl/xjSM5p
--
【連振佑–共築願景是理解彼此的差異,成為融合的契機】
藉以前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思考社會設計或是設計社會的概念。公民參與的論述從for the people到with the people或是by the people,但是再往前推的是每個人所想像的【台北是什麼】?在許多的社會參與行為之後,這些就是社區參與了嗎?在同一個地方居住,就是社區了嗎?這些提問是要突破以往空間與社群的想像,其實當瞭解彼此之間的差異,才是真正的參與。
對於城市、社區、人的想像會影響社會的構成。比如2015年的太陽花運動,是什麼組成呢?其實這段時間之內有許多不同的團體,有的是行為藝術、有些是目的型訴求…因為這麼多團體才構成了”一次”太陽花運動。
過去,先找到社區組織再進行傳統的社區營造活動。我想,未來社區發展是討論組織之間怎麼互相協力最為關鍵。
社區關係之間可以是空間,也會是事件。因此,參與式設計是透過不同專業、議題的小圈圈聚在一起,透過社群來循著地緣被重新結構,一個新的社區意義:地緣社區與旨趣社群。各種認同的社群網絡行動,多重交會,無確切邊界的社區感。以去集中化的思維經營社群,尊重多重想法讓集中單一的方式轉換為平台模式。
--
【Q&A】
Q企業在裡面的角色?
連振佑:概念上來說,企業也是其中一個社群,讓每個社群做想做的事情,就開放參與。
Q台北市的公民參與問題?
呂家華:台北市各區公所的參與式預算最大的問題-沒辦法創造社群,或社區組織。現況是兵分12行政區各自與學校或不同組織合作。
建議大家深入了解香港的公民參與,因為政經背景的限制下,香港的光譜拉得更大更細緻。
龔紋莎:回應企業的社區參與角色,我們今天有個重點在談論循環,原因是提到社區或是社群,到了產業就像是一個門檻,而邁向下一步一應將產業引入與永續結合。企業在這個背景下就有參與的機會。